柴文网 - 经典小说 - 道士夜仗剑在线阅读 - 道士夜仗剑 第132节

道士夜仗剑 第132节

    阴阳某种程度上是代表着世界,代表着天地,当他沟涌阴阳,便是在这一刻代表着阴阳对那阴灵发出命令。

    不远处站着的贾母头顶上的一条乌蟒法象翻腾而起,它像是抵抗着来自于虚空的那命令,这种命令是直冲心灵的。

    其他的那些贾府中的人,没有一个抗住了这一声命令,原本有些已经缓过来了的,又被楼近辰的一声大喝,然后瞬间跪倒。

    而真正的目标,那个阴灵老婆婆的身体在扭曲着,她似乎要分裂,要变化成种种形态挣脱,然而她却感觉虚空板结,原本能够随意钻入的虚空,竟是充满了敌意。

    她身上的无形压力越来越重,整个身体如一滩泥一般的被压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楼近辰缓缓的走了过来,拔出剑,剑像是在出鞘之时,在鞘上摩擦出火花,剑出鞘后便朦胧着一层辉光,剑尖之处尤其是明亮,指着趴在地上的阴灵,说道:“我问、你答,如有敷衍,便刺你一剑,看伱能够承受得起几剑!”

    阴灵老婆婆想站起来,但是却像是被楼近辰踩着了背一样。

    “你从阴世而来,可认识阴世的路?”楼近辰问道。

    阴灵老婆婆不想回答,抬头正想讽刺几句,那在她头顶晃动的光辉已经落下,刹那之间,她感觉到了一股剧痛,已经太久没有痛觉的她,几乎忘记了这种感觉,这也是她为什么不太将楼近辰的威胁放在心中的原因。

    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在那剑下像是一片纸,一刺便被刺了一个窟窿,并且还有火焰灼烧的感觉,持续的痛。

    “你回答。”楼近辰继续说道。

    “阴世之中无路径,需要指引方可见前路。”阴灵老太婆说道。

    “很好,就是这样回答。”楼近辰问道:“你可知道山长庞稷。”

    “从未听过。”阴灵老婆婆说道。

    那边的贾母却心中一动,她来之前已经猜测这个人可能是楼近辰,毕竟楼近辰刚刚杀了一个人,名字都还在大家的脑海之中没有淡去,同时她也知道原本这一家怡雪院并没有打算卖的,却突然之间降价卖了,那可能就是遇上了什么麻烦了。

    而这个麻烦,就可能是在那里睡觉的楼近辰。

    她来这里,并不是想要与楼近辰斗法,对于她这样的一家之主来说,与人打生打死,永远不是最优的选择,她想与楼近辰谈,希望能够缓解关系。

    虽然楼近辰从不觉得自己与贾家的关系怎么紧张,但是对于贾家来说,楼近辰杀了贾顺,这永远是一根刺,必须拔掉。

    拔掉的方法有不少,其中最有脸的一种就是杀了楼近辰,但是贾家做不到,时至今天,不仅是贾家做不到,她相信即使是王室要做到,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。

    所以,她想的就是借此机会解去这一根刺,在她看来,这是一个家族的生存之道,绵长的历史长河之中,绝对不要去得罪那些天骄式的人物,有些人总是会惊艳一个时代的。

    曾经的国师是这样,冬之神的大祭司也是这样的人,在他们的同时代之中,其他的优秀人物,都相对要暗淡一些,她觉得楼近辰也会是这样的人。

    这是那天看到楼近辰在城外飞剑取牵魂老祖性命时的念头,牵魂老祖她是很清楚的,自己尚且不是他的对手,而牵魂老祖在楼近辰的剑下连逃都逃不了。

    然而进来之后,话都还没有说上,已经大战了几个来回,还被这些阴灵鬼怪毁了自己的一件家传法器。

    又近距离的观看到了楼近辰的剑术,让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,她觉得若无惊人艺业的话,没有几个人可以在这般惊人剑术之下生还。

    她可以预想到,若是他能够开山立派,愿意去习剑之人必定趋之若鹜。

    但是很快,楼近辰接下来所施的法术,这种看似普通,但是却是真正实力雄厚的表现。

    一个人的实力,不仅是法术的精奇,因为法术的精奇是可以有机会学会的,每一个人或多或少,都会有自己的法术心得,会有别人都不知道的精巧法术所在。

    但是有时候就是大家都一看就会,一琢磨就懂的法术。不过楼近辰的法术却有一种大巧不工,大巧若拙的感觉,这种法术讲究的是一个大势,是一个人与这个天地的通融程度。

    她当然明白楼近辰这个法术的技巧在哪里,并且还刻意的练习过,但是比之楼近辰这一声喝斥却差远了。

    所以她才猛的醒悟,楼近辰并不是只剑术精绝,而是本身修为高强。

    同时又听到楼近辰的问话,她想到楼近辰可能是想通过阴世,寻找到前往太学的路。

    自从太学被封住之后,贾母心中也担心,因为她家中的宝贝孙子还在里面。

    她心中想着,其他的家族也有不少孩子在太学之中,陛下应该不会让他们都陷在里面吧?而且她还有入梦之法,可以潜入自己孙儿的梦境之中,并未有察觉到他有什么危险,那里似乎一切都正常。

    但是楼近辰为什么非要进太学里去?

    难道他知道什么?

    贾母亦是活了许多年头的人物,她对于时局亦有极高的敏感性,太学突然被封,国师与大祭司据说也不见人,她心中自然有怀疑有担心。

    于是她上前去,说道:“楼道长,你为何想去太学之中?”

    ‘道长’是现在很多人都会这样的称呼了,道即是指各个道派,是指的寻道之士,所又有道士之称,而长字是尊敬其在修道路上的长者的意思。

    “我是太学的讲郞,想进去是应有之义。”楼近辰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,老身还以为楼道长只是想了解太学里的情况。”贾母说道。

    “看起来,您似乎知道?”楼近辰因为说话,难免对于那阴灵老婆婆的镇压有些放松,阴灵老婆婆趁机挣扎,楼近辰手中的剑直接扎在她的身体之中,手按剑柄而立,如平日里的拄剑之姿。

    “老身可托于梦中,察阅吾孙些许记忆,太学之中当无事发生。”贾母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。”楼近辰应了一声,这也是对的,要不然的话,现在整个京城估计都要沸腾了,他肯定有不少的人,可能有方式联系到自己的至亲,即使是通不了话,也能够通过某种法术感知到。

    比如贾母,能够通过入梦的方式知道贾玉的状态。

    楼近辰突然觉得,自己或许应该去一趟国师府,之前一下没有想到,后面又被逼着离开京城,又没有时间,不过现在这里有一个老乾京人。

    “不知您可知道哪里有可能联系到国师?”楼近辰问道。

    “城南,有一座巫殿,那里是以前国师常去的地方,如果你想联系国师,那里是最有可能联系到的。”贾母说道。

    “谢谢。”楼近辰拔剑,转身去了屋子里带上小刺猬,那个阴灵老婆婆未死,在楼近辰拔剑之后又想逃离,却被贾母以手中蛇道杖钉住了,发出惨叫。

    楼近辰一路的出门,贾母看着他离开,几次想开口都没有开口。

    楼近辰在中午的时候,找到了那个巫殿。

    巫殿并不大,座落在峡谷的迷雾之中,很有神秘感。

    而且里面看上去很冷清,他直接进去,竟也没有人拦着。

    他进入殿中的那一刻,看到了神像,心中一震,因为那神像的模样,与楼近辰在那亡者小院中看到的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“这个神像,就是国师。”

    楼近辰虽然没有见过国师,但是看到这一座神像后,立即明白这就是国师,国师居然为自己立了神像。

    当他凝视着神像之时,有人从殿内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他来到楼近辰的侧面,并没有立即去打扰楼近辰,而是就站在那里看着。

    楼近辰的目光看着这神像,他感受到了神像上笼罩的一股特别的气息,这像是香火凝结的信仰气息,又有些像是那些常年受香火之‘灵’的神像。

    第166章 :观信生新念

    这一座巫殿并没有特别的名字,就叫巫殿。

    在这一刻,他想到了很多。

    看到这一座神像,他第一时间就觉得,国师的实力恐怕已非普通的第四境。

    而且巫殿这个名字,他一直都觉得很熟悉,到了这里才想起,七妹所在的雾隐州灵巫庙,也有一个‘巫’字。

    明白了一直以来,心中的某种熟悉感是从哪里来的。

    是他曾经见过七妹的法术,那种玄妙莫测,如愿如祷,如祝如令的法术,让他记忆深刻。

    “不知国师所修何道?”楼近辰突然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他当时见到山长之时,觉得他身上气息奇异,也是忍不住的直接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巫祝道,起源于雾隐州,灵巫庙。”站在旁边的人说道。

    楼近辰惊讶的转过头来,看着对方,只见这个人一身白袍,这头上戴着非常特别的白色冠帽,他白色的袍服上面绣着银色的山河图案。

    他整个人看上去宁静,带有一种怡然之感,是一位年轻人。

    楼近辰看到他,感觉他身上的气息,像极了氏依云那一个境界。

    “你这一道,每一境都有什么称呼?”楼近辰再问道。

    “第一境通灵人,第二境方士,第三境庙祝、第四境巫。”对方没有任何的隐瞒,楼近辰问什么就说什么。

    他听了这一系列的名字,很快就知道了,那一个从雾隐州游历而来的七妹氏依云,她是庙祝,他又想到了当时她去那九泉城之中时,为什么要大家都对她进行祝福。

    面前这位一身白袍的年轻的修士,也是一位庙祝。

    “国师是巫?”楼近辰问道。

    “巫祝一道,创立者最高修行到巫,‘祝’指的是这一道修行法的根本,所以叫巫祝,但国师不是巫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什么?”楼近辰追问。

    “师父说他是国师。”这个年轻庙祝说道。

    楼近辰先是愣了一下,随之明白,国师他的境界超越了巫,便以自己的任职国师称号,为这一道的第五境名称。

    “乾国第一,果然名不虚传。”楼近辰说道。

    “师父可从来没有认过乾国第一。”那年轻庙祝说道。

    “难道还有人能够胜过第五境的国师?”楼近辰不太相信。

    “我也问过,但是师父没有说。”年轻的庙祝说道:“不过,师父说,如果你来了,就让我问你一件事。”

    “哦?”楼近辰心中惊讶,他想着难道国师能掐会算,知道自己会来。

    “什么事?”楼近辰问道。

    “师父问,伱说过的话还算不算数?”年轻的庙祝说道。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楼近辰肯定的回答道。

    年轻的庙祝从腰间的宝囊之中拿出一封信,递给楼近辰说道:“这是师父留给你的信。”

    楼近辰接过之后,问道:“请问国师大人去哪里了?”

    “师父去了哪里我不知道,但你来这里拿走了信,我就要离开了。”年轻的庙祝平平淡淡的声音,让楼近辰觉得他就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一样。

    “你要离开?”楼近辰惊讶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是的,师父让我将一卷‘国师’修行法,送到雾隐州灵巫庙中去。”年轻的庙祝说道。

    楼近辰却立即想到,是不是国师预见到什么,所以让自己的弟子离开。

    预见当然不是指算命那样,而是站在他那个高度众览全局,会看到很多底层人看不到的事。

    而底层的人要事到临头才能发现,却不知灾从何来,祸从何至,逃无可逃,躲无可躲,只能拿命硬顶上去。

    楼近辰想着,无论是谁要改天换地,无论是谁要突破这片虚空的枷锁,普通的人才是最为无奈的,最无可选择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