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文网 - 高辣小说 - 皇太女起居注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

分卷阅读2

    太女妃’三个字就头皮发麻,也不管合不合规矩了,冯献灵鸵鸟似的垂着脑袋,只想赶紧蒙混过关:“阿耶,儿还小呢……”

说出去恐怕没人相信(也没人敢信),大婚至今她与太女妃姚琚同床的次数一只手就数的过来。盖因周朝的开国皇帝、人称天后的泽玉圣后就是以前朝高宗继后的身份临朝称帝,直到今天刘姓遗族还贼心不死,削尖了脑袋想往母皇后宫塞人,好延续刘氏血脉,伺机复国。几大世家未必没存着浑水摸鱼的心思,所以当年小族出身的薛廷才能脱颖而出,入主凤座。同理,她的太女妃出身也不会高,族中出过两个名臣,也没掺和早年的冯胥、刘容的谋反大案,勉强能够上世家郡望、清贵大族的门槛儿。

出身低有出身低的好处。姚琚其人,人品相貌、才学德行都是上上,毕竟是母皇亲自选的,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。冯献灵对这桩婚事没什么不满,她虽然更喜欢纠纠武将,也没想过要亏待结发正夫——闹出东宫不和、帏薄不修的坏名声不是害人害己么?只是那个人吧……实在是不知好歹。

寻常人家婚娶,男尊女卑,夫荣妻贵是常理,可如今女皇当政,太女作储,还想着这套就太恶心人了吧?一次两次还好,次次都这样,她就不想忍他。那傻子自以为演的很好,没人能看出来,殊不知她会走路起就在母皇膝下学着琢磨人心,这点小心思还想瞒过她的眼睛?女官姑姑们深知她的脾气,劝也劝过,哄也哄过,不巧又赶上监国,多少焦头烂额的麻烦事办不完,难道还要她堂堂皇太女去俯就他、体谅他不成?

她父君做了几十年中宫皇后,少年时也是薄有才名的一代名士,难道就他姚琚一个人委屈?母皇的后宫里,五姓郎君比比皆是,就没见过那么不知变通的猪脑子。

谁的女儿谁知道,薛廷一看就明白她这是犟上了。本来嘛,一国储君,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,指望谁也不能指望她去赔笑脸,做低伏小的讨丈夫欢心,可他们相处不好,吃亏的是她自己。皇夫无奈的叹了口气:“阿耶知道,咱们懿奴委屈的很了,可他毕竟是正嫡。你母皇子嗣不丰,膝下统共三个女儿,那两个都是庶出,封个公主就到头了。东宫若有喜信,才是众望所归。”

最后四个字他咬的很轻,砸进耳里却有如惊雷。顶着一头冷汗回到承恩殿,宫娥顷刻来报:“殿下,妃君殿下派人来问,说早膳已经备好,看您几时方便?”

衣服上沾了一点淡淡的墨香,冯献灵若有所思的命人更衣。不是不知道父君每日习字不辍,也不是没见过他在御书上做的批注点评,怀才不遇、弹剑作歌是所有后宫男子的宿命,只能自己想通排解。大周,会永记后妃之祸。

可他从未如此直白露骨的明示过,稳坐中宫二十年的父君不是如此轻率的人啊,众望所归、众望所归……他想提醒她什么呢?

---------

“懿奴”没有奴婢的意味,就是“阿懿”、“懿儿”之类的意思,是小名。

姚琚<皇太女起居注(三缺嘤嘤嘤)|PO18臉紅心跳

来源网址:

shuise

姚琚<皇太女起居注(三缺嘤嘤嘤)|PO18臉紅心跳姚琚

很快宫女复命而归,几个小太监眼神一亮,更加起劲的举着华丽繁复的袍子往他身上比,姚琚木然站着,竭力不让自己表露出抗拒、厌恶之类的情绪。

虽说后宫服侍多用宦臣,但也没谁死活不让宫女近身的,东宫这位太女妃算是开了先例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绝不是恶心女人——吴兴姚氏也算一方望族,嫡支庶支、本家分家,林林总总约有二百余人,姚琚若有这个毛病,打死姚家也不敢送他进宫。太女妃在家时与母亲、婶母、舅母、姊妹们关系都不错,这点扭捏被近侍女官们非常合理的曲解成了‘脸皮薄’和‘初初进宫,难免不适’。

两年前皇太女年满十三,宫里透露出要为太女选妃的意思,几大世族闻风而动。谁知经过几轮选看,五姓郎君无一入围,前朝得意的李姓、尉迟、杨、房等子弟也各有缺憾,纷纷被刷,至尊最后挑中了姚家,选了本家这一辈的嫡长子——芝兰玉树、潇洒清举,又比太女虚长两岁,堪称良配。接旨当日祖母和母亲都吓白了脸,有受宠若惊,也有不敢置信,他们猜不到沉寂已久的姚氏为何重获陛下青睐,居然能交上这样的好运?

只有他心知肚明。

太极宫选看郎君不会降下明旨,他、元木兰、郑立人等适龄少年都是以选拔挽郎为名义进的宫,女皇虽未出面,却也贴心无比的安排了娱乐活动,投壶、赛马、下棋、作诗,最后一次还请来了冯姓宗室做陪客,两拨人打了场酣畅淋漓的马球赛。当日四名女官奉旨为他更衣,从头发、肩颈一路品评到腰肢、大腿,甚至……甚至仔细勘验了那处。‘状貌伟岸,色如樱桃,垂累昂扬’,她们一本正经的记录下评语,迎着他羞愤震怒、青白交加的脸色淡淡道:“郎君天资过人,太女殿下若得知,必定十分欢喜。”

欢喜……欢喜?!从舅舅花钱买通侍郎石鹏,请他在简相面前提一句‘姚门琢玉郎’的那刻起,姚琚就知道自己肩上担着什么样的责任,如果侥幸中选,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光景——只看清宁殿薛皇夫就知道了。他天真的以为圣旨册定,三书六礼,就算不能像寻常百姓夫唱妇随,至少也该是互敬互重、齐眉举案,怎么也不会沦为……大宅院里供人取乐的玩意儿。

“妃君,”殿前守门的小太监低声通报,“太女殿下到了。”

冯献灵换了一身雀蓝的春装,她不像今上,少年时爱作男装打扮,她就喜欢裙子,团花、妆花、刺绣、织金,东宫内直局每旬都会奉上二十套新制衣履。

被小太监们用殷切焦急的目光看着,姚妃君终于僵硬的开口:“殿下……请坐。”不是不明白要讨好她、取悦她,只是每每下定决心,事到临头仍软不下身段,要他学那些奴颜媚骨的兔儿爷小相公,他做不到。

姚琚其实很怕她。

酷吏横行的通天年间似乎已经过去了很久,祖父、叔祖横死狱中的惨状却仍能通过祖母的皱纹、父辈的佝偻显现出来,大婚时他被教导目不斜视,只能用余光瞥见一袭黛色翟衣,金银线绣成的、象征东方的发明神鸟盘踞在裙裳上,辅以龙、山、华虫、火、宗彝等九章图纹。礼官尖利肃穆的唱赞声提醒着他,他的妻子姓冯。

“你也坐吧。”平心而论,冯献灵长得不丑,眉眼秀丽,气蕴天成,如一把玉质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