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9
49
这是一个很可悲的故事。 一个胎儿把另一个胎儿吸收了,在医学上被称为双胎消失综合征。 父母产检时发现怀上了双胞胎,身为人中龙凤的他们满怀期待的等着自己两个孩子的降生,等到的却是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孩子吸收的消息。 这可能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,也有可能与营养和空间竞争、母体免疫、血管连接异常、胎盘发育异常有关。 早早取好的名字,一松一柏,现在却只有了松。 陆向松出生时,父母没有欣喜,他们沉浸在了失去了另一个孩子的悲伤中,年幼的陆向松不懂,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爸爸mama总是喜欢跪拜在那个红色的木头盒子面前,总是对着那个盒子哭泣。 陆向松是个优秀的孩子,牙牙学语时就能背诵古诗,路还走不稳就会背乘法口诀表,在周围的一众孩子里都算是翘楚。 但是不够。 陆家的孩子一定是当代里最优秀的那个。考试没有考第一名,那也是一种耻辱。 陆向松很聪明,但是也不够,因为他不是最聪明的那个。 只要稍不尽人意,迎接的就是陆父劈头盖脸一顿痛批。最可怕的,是陆母的眼泪。 陆母会紧紧抓着他的手,泪如雨下:“向松,你是我们的儿子,你一定是最优秀的那个。不然,你怎么对的起死去的向柏,你可是把他吸收了啊!他都没有活下来!” 小时候的他不懂这是什么意思,后面就慢慢懂了。 他只是不明白,他那时候只是个胚胎,是他主动的、刻意的让弟弟消失的吗? 陆向松哭过也闹过,已经麻木了,反正最后结束的肯定是那一句话。 “如果向柏还活着的话,他肯定会做的更好。” 因为不曾存在过,所以有无限可能。 陆向松只能努力。因为父母过高的要求,他需要付出比常人多出百倍的努力。谁家小孩学生时代一天只能睡四到五个小时?天天如此!陆向松没有营养不良过度疲惫倒下都已经算是奇迹。 如此努力换来的结果是陆父陆母淡淡的一句:“我们陆家的孩子就理应天生如此。” 天生如此。是的,他们觉得陆向松得到的成绩是理所当然的,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事,当然不需要赞扬。努力对他们来说是个贬义词,他们只需要去做,得到的就应该是这样的结果。 天生就站在顶端的孩子,夸赞对这种人来说是没必要的。 陆家父母坚信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的。 陆向松从憧憬到失望,失望到麻木,麻木到憎恨。 他是那么、那么的憎恨陆家,憎恨那个红色的神龛,那个不曾出世的弟弟。 成年后他出了国,远离家里,以最快的速度学完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业,凭借敏锐的嗅觉,选择了化妆品护肤品行业。 果然,国内流行起了“国牌化妆品”热潮,陆向松将公司分为两条线路,低端线主打以可爱靓丽的外表、实惠的价格,在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,高端线向大牌看齐,以精英OL为目标客户群体,也闯出了一片广阔前景。 但是陆家轻描淡写的将他抹杀了。与他的公司不同,陆氏太过于庞大,陆向松辛苦白手起家的公司,一年的业绩才多少?可能不足陆氏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! 陆家父母只想他赶紧结束这小家子的游戏,趁早入驻陆氏,准备好慢慢接手陆氏的事业。 这就是陆向松的故事。 一个不被爱的孩子的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