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13
!”就说她昨天怎么那么痛快的就走了,原来是打的这主意。不得不说,凌沙的聪明和机智,深深的折服了这李大夫。“徒儿拜见师傅!”凌沙躬身行了一个士子礼,让她跪,那是不可能的。她只跪天跪地跪父母。李大夫看她这不伦不类的礼节,又咬牙了,不过,他倒是没提出来让凌沙跪,只是道:“你为什么要学医?”凌沙道:“将士们上战场,是为了保家卫国,农民们种田是为了全家不饿肚子,而我学医,是为了活下去。医者,活也!”“好,说的太好了!”李大夫听到凌沙的这番答复,双眼里有一丝激动,这丫头,如果生为男子,绝对会是个不凡的人物。“这么说,师傅收我为徒了?”凌沙问。凌沙不知道自己内心里的意思这老大夫能听明白不,应该是不明白的,不然也不会大夸自己回答的好了。“嗯,以后你就是我李广白的大弟子。我会把我懂得,都教给你,也希望你能认真的学,做到你所说的活字。”他以为,凌沙说的活,是让病人活下去,就是顶如救死扶伤的意思。“是,徒儿时刻谨记师傅教导。”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,但是应对这个师傅的这一套,凌沙是拿捏的很准,很得这个李大夫的心思。第22章022:这徒弟,堪称奇才了“跟我来!”说了一声,李大夫领着凌沙去了另外的一处小院子里。一进院子,凌沙就闻到了nongnong的各种药材的味道。“这是我平日间给人看病开方子的院子,这间是我的诊室,隔间是药房,你今天的任务,就是去药房里按照抽屉上的字认药材。记得,今天一天必须认完了,明日开始,就按着我的方子开始给人抓药。”“啊?师傅,那也太快了吧?万一抓错怎么办?”凌沙诧异。李大夫冷哼了一声,“你说抓错了药的后果是什么?”凌沙道:“有可能吃出人命!”“对,所以,你觉得你可以出错吗?”李大夫淡淡的问道。“......不能!”凌沙默默的回答。凌沙无语,此时这老头,居然和昨天吹胡子瞪眼睛的老头怎么一点都不一样了呢?“去吧!”李大夫示意凌沙过去。诊室和药房之间有个两扇镂空雕着富贵花的推拉门。凌沙推开后,发现里边的药房里竟然很整齐,靠着三堵墙放着的都是药柜,除了下面一层是大抽屉外,上面的都是小抽屉,抽屉上左右下三边上都写着药材名。而在门所在的西墙这边的门两边,则是几个长条桌子,桌子上摆着大小不一的青白色瓷瓶瓷罐,罐上也用黑笔写着药材名。凌沙还特意过去看了一下,用手试着噌了一下,却噌不掉。不由的向门外边的李大夫看了一眼,没想到这老头挺讲究啊,这罐子上的字很像是提前写好,烧瓷时烧进去的,这就厉害了啊!这老头,绝对不简单。凌沙一个个的去看药柜上的药材名,“黄芪,党参,甘草。当归,白芍,川穹。防风,荆芥,白芷......”一屉一屉的年过去,看来,师傅是以药材的药性和配伍来分配的区域。这些,她前世都在书上看到过,当时因为没接触也不太懂,只是因为记性好,记住了,如今用心看着,才算是彻底的明白了。这样一来,就更好记住这些药材的位置了。好在,李大夫写出来的字,她都认得。大致掌握了李大夫这些药材摆放的规律后,凌沙开始打开抽屉一个的去认药材的样子。一上午,一个病人都没有,李大夫也没为难凌沙做别的,凌沙就一直在认真的认草药。期间,李大夫悄悄的进来了看过一次,后来就再没管她。中午时分,她已经基本把这个药房里所有的药材都看过一遍,记住了他们的样子。“咋样,记住了多少?”李大夫进来叫凌沙回家吃午饭休息时,看到凌沙无聊的坐在椅子玩着几种药材,有些不赞同她这么浪费时间。自己都把她当成个人才来教,没让她从小药童做起,直接让她认药了,她倒好,坐在里边浪费时间。“都记住了!”凌沙立刻站起来回复道。李大夫不相信,即便是过目不忘,也不可能把这所有的药材认全吧?这加起来,可至少有几百种药材呢!“柴胡在哪里?”李大夫出声道。凌沙几步跨过去,拉开抽屉,伸手进去抓了两颗出来给师傅看。“甘草在哪里?”“黄芪在哪里?”“细辛在哪里?”......李大夫不信邪,一共问了三十多种药材,凌沙都没去看字,直接转身准确的过去找了出来拿给他看。“好,可以了,你先回家吃饭吧,下午来了叫你背药方!”李大夫嘴角勾起着,显然有些开心。这徒弟,堪称奇才了!“是,感谢师傅!”凌沙又是一个恭敬礼,蹦蹦跳跳的出门回家。谁知,她才刚走到大门口,一个人匆匆的跑了过来,也没看凌沙是谁,见是从李大夫家出来的,拦住凌沙就问:“你爷爷在吗?”“我师傅在!”凌沙知道对方也是认错人了。这时正好李大夫也出来了,看到对方,问道:“怎么了?”“李大夫,您赶紧跟我去看看吧,我娘一口气没上来,此时昏厥过去了,您给去看看还能救一救不?”对方一副急的不行的样子,这是村子里的杨南南,杨家一大家,杨南南是老二。第23章023:急诊,师傅还会行针救人“走,等我一下,我回去收拾一下药箱。”李大夫应了一声,喊住了凌沙,“一会跟我去看看,看完再回家吃饭。”“是,师傅!”李大夫进去了,杨南南诧异道:“你是李大夫的徒弟?李大夫什么时候收弟子了?”“前几日!”凌沙刻意的压低了嗓音,像个变声期的男生沙哑的声音。“走吧!”李大夫很快就出来了,快步向着杨家大院走去。杨家大院很大,住了十几户杨家人,一个大大门,进去后,又各自有各自的小院子,总之,杨家,是这村子里住的最团结的一户。杨家老太太住的是一处二进院子的后院。他们去了时,看到老太太直挺挺的在炕上躺着。李大夫赶紧把药箱子